2025年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心中的「涨」声:肉牛(附下载)U8国际- U8国际官方网站- 体育APP下载
2025-07-14 16:50:09
u8,u8国际,u8国际官方网站,u8国际网站,u8国际网址,u8国际链接,u8体育,u8体育官网,u8体育网址,u8注册,u8体育网址,u8官方网站,u8体育APP,u8体育登录,u8体育入口
肉牛产业链主要由饲料供应、育种、育肥、屠宰加工、流通五个部分组成。 上游饲料主要由粗饲料(草料、秸秆等)和精饲料(玉米、豆粕等)构成,饲料成本在养肉牛总成本中占比通常 在50%-70%,受供给、天气和政策影响存在较动性。 中游主要包括养殖、屠宰以及加工环节,我国肉牛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较低,同时能繁母牛生产周期较长,利用 胎次有限,因此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和滞后性。 下游主要为流通消费,消费场景和加工模式逐渐多元化。 牛肉定价逻辑主要为供需逻辑,同时受政策和天气影响。供给端:国内产量(育肥牛出栏+淘汰母牛+淘汰奶牛) +进口量。需求端:需考虑牛肉消费量变化,同时关注替代品(猪、羊等)的价格变化和肉类消费结构变化。
生产周期:能繁母牛从配种到肉牛出栏需经历26.5-28.5个月,平均约2.3年。 利用胎次:一头母牛通常每年生育1胎(平均空怀期2.5个月+妊娠期9.5个月),每胎一般生产1头牛犊,一头能 繁母牛利用胎次一般为6-8胎。 供给滞后性:生猪从母猪怀孕到肉猪长成出栏的养殖过程需10个月,每头能繁母猪每年可产2-3胎次,牛生长周 期和利用胎次的相比滞后性使得肉牛供给调节远远慢于生猪等其他畜禽品种。 淘汰母牛:淘汰母牛年龄一般在8-10岁左右,部分淘汰母牛会被屠宰,增加牛肉供应。
全球前10大牛肉生产国产量占比达87%,供给较为集中。其中,美国2024年牛肉产量1229万吨,为牛肉最大生产国。 全球供给短期基本稳定,中长期供应趋紧。短期看,据美国农业部(USDA)预测,2025年全球牛肉产量为6155万 吨,与2024年基本持平,主要系美国、欧盟产量下降被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亚产量的增加所抵消。中长期来看,牛 肉生产大国巴西、中国可能存在生产趋势逆转的情况,由当前的增产国转变为减产国,进一步加剧全球牛肉生产供 应紧张趋势。
中国牛肉进口已连续增长超10年,2018年起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牛肉进口第一大国。2024年,中国牛肉进口量为 287万吨,进口依赖度为26.9%,从进口来源国来看,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为前六 大进口国,合计进口占比达93%,中国进口量占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出口量的50%以上,成为这些国家重要 的牛肉市场。 据美国农业部(USDA)预测,中国牛肉进口量占全球牛肉进口总量已超三成,中国牛肉需求深刻影响全球牛肉 贸易流格局。
我国肉牛养殖在养殖模式和成本方面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规模化程度较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规模化逐步提升,但仍以散养为主,小规模养殖场(年出栏10头以下)占比超九成。 养殖成本较高。由于自然资源、品种和养殖基技术等的差异,我国肉牛养殖成本较高。以巴西为例,从饲养模式看,巴西约有90%的 肉牛是在热带和温带草地上以草饲方式肥育,4%为放牧加少量补饲的方式肥育,丰富的草地资源有效降低了饲料成本,剩余约6%为 宰前120天左右的高谷物肥育,成本来源于前期犊牛采购成本和最后4个月集中育肥的饲料成本。而我国由于草场资源相对匮乏,在养 殖场实际饲养中普遍采用的是舍饲育肥模式,主要成本为架子牛/犊牛采购成本和拉架子期以及育肥期间的饲料成本。从精饲料配比看, 中巴两国虽配方大致相同,但巴西地理和自然条件优越,玉米、豆粕价格市场售价普遍低于我国国内水平,全日粮饲料成本也显著低 于我国。
我国牛肉单产较低。牛肉单产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收获的牛肉数量,主要反映牛肉生产的效率和产量。当前 我国牛肉和小牛肉单产稳定保持在0.06年/公顷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0.04吨/公顷),但相较于加拿大、 美国等仍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牛肉胴体重较低。胴体在肉类加工中特指牲畜(如牛)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 是牛肉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到出肉率,也是评估牛肉品质和等级的重要依据。2023年我国牛肉胴体重仅为 150千克/头,加拿大、美国牛肉胴体重约为我国的2.5倍。
当前国内养殖数量与产肉量失衡,无效养殖与低效养殖冲击行业。2024年我国活牛产量为5250万吨,但牛肉 产量仅为779万吨,按此计算,相同活牛产量下美国牛肉产量或达我国的2.5倍(与美国牛肉胴体重约为我国 的2.5倍相符),活牛数和产肉量失衡,主要由于我国牛在生产性能、规模化等养殖水平方面仍存劣势。 低行情下行业落后产能加速出清。2024年11月份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1600元以上,连续8个月亏损超过 1000元,65%以上的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倒逼中小养殖户加速退出。
肉牛存栏持续下降。随着肉牛价格持续下跌,2023年下半年起行业产能逐步去化,2024、2025Q1牛期末存栏量分 别为10047、9762万头,同比分别-4.4%、-3.5%,存栏量持续下降。 能繁母牛存栏下降,影响小牛产量。国内肉牛市场于2023年6月开启母牛淘汰周期,2024年末,全国能繁母牛存栏 同比下降8%,1-11月份新生犊牛同比降幅超8%,考虑到肉牛的生长周期,预计2025年小牛产量会因母牛存栏量降 低而略有下降,整体存栏数量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出栏数量或同步回落,但略高于2023年水平。 政策端,环保政策升级加速行业落后产能去化。贵州、甘肃等地推行粪污资源化利用强制标准,30% 的散养户因环 保设施改造投入不足退出市场。
2024年我国反刍动物饲料产量1449.4万吨,同比下降13.3%。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奶牛、肉牛饲料分别下降 13.1%、9.2%。 饲料作为养殖行业的上游产品,其产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养殖行业的景气程度。肉牛养殖行业长期亏损下,许多 养殖场及养殖户采取自配全日粮的应对方式以降低成本,因此,2024年上半年我国肉牛产能去化的程度应低于其 饲料产量下降的速度(9.2%)。同时,淘汰奶牛也会对牛肉供给形成补充,而奶牛饲料配方往往调整较少,因 此奶牛饲料产量的下跌(13.1%)更多是由养殖量下降所导致,再结合2024年上半年的牛存出栏、牛肉产量和进 进口牛肉总量等相关数据,目前我国国内肉牛供应端仍较为宽松,因此预计产能去化将持续。